80年代,蒋经国健康逐渐恶化,“接班人”一事曾成为岛内热议话题

【前言】

打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,蒋经国年纪越来越大,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,选“接班人”就成了台湾那边最火的话题……

【看似胜券在握】

蒋纬国是蒋介石的次子,跟他的哥哥蒋经国不太一样,他行事比较接地气。他总是笑眯眯地跟大伙打交道,因为这样,大家都对他挺有好感。

1980年秋天的时候,台湾岛上的《新闻天地》杂志的总编董先生,搞了个“民意小调查”。他坐了一趟从台北到香港的飞机,巧的是,飞机上他碰到了一位挺有思想的台湾女青年,两人就聊上了,这对话还挺有意思的。

董问大家:“在你们年轻人眼里,岛内谁最让你们佩服?”

女青年答道:“那还用说,肯定是蒋经国先生担任‘总统'嘛!”

董又开口问道:“那除了蒋经国,还有谁呢?”

女孩子立马答道:“是蒋纬国!”

董直接问道:“是不是因为他有个当‘总统'的哥哥?”

女孩子连忙大声喊道:“不对,他从头到尾都被‘老大'给镇住了!”

董先生好奇地问蒋纬国有哪些闪光点值得年轻人学习,那女青年想了想,说道:“首先吧,他很亲切,没架子,是个性情中人;其次,他挺幽默的,风度翩翩,能说会道。只要和他打交道,就会被他的民主情怀打动,他可真是个民主的将军!”

虽然有人曾传言蒋纬国会接棒蒋经国的位置,但为啥最后“继承人”不是他呢?

【因个人经历不同,经、纬相当“隔膜”】

蒋纬国小的时候老跟在蒋介石屁股后面,后来被送到国民党大佬吴忠信家里在苏州寄养,接着又到德国、美国去读书。这一路走来,他压根就没吃过啥苦,反而是一直过着养尊处优的日子,压根不懂人间疾苦。所以,他养成了那种直率又开朗的性格。在他看来,人生嘛,就得追求快乐,因为快乐能给人带来力量。

蒋经国16岁那年就出国了,回来时已经28岁。那些年,他在外面吃了不少苦头,甚至沦落到要饭的地步。他打小就历经磨难,这也让他变得沉默寡言,不爱多说话。蒋纬国呢,20岁出国,4年后就回国了。这时候,两兄弟已经分开了整整15年,各自的脾气秉性也都定型了。经历了那么多往事,还有战乱的冲击,他们俩在待人接物、思考问题这些方面,可以说是大相径庭。

回国后,哥俩就各奔东西了。蒋经国跑去赣南做了行政头头,而蒋纬国呢,留在重庆当军官,整天围着蒋介石转。宋美龄呢,她更偏爱蒋纬国,对蒋经国就不那么感冒了,这样一来,两兄弟之间就有了嫌隙。再说了,他俩都是蒋介石的“宝贝儿子”,在谁该“接班”这个问题上,各自都有一班支持者。这些支持者呢,整天没事就嚼舌根、夸大其词,搞得他们兄弟俩之间的猜疑越来越深。

另外,还有件事情,蒋经国一辈子都记得清清楚楚。那是在抗战那会儿,蒋经国从赣南跑到重庆,想到蒋介石官邸见见老爸。结果到了大门口,却被守门的警卫团长王瑞钟给拦下了,说没接到命令不能见。蒋经国当时气坏了,嚷嚷着:“我是他儿子,来看自己老爸也不行啊?”可奇怪的是,蒋纬国过去的时候,警卫那边却一点没拦着。

这事闹开后,有些人就开始朝“支持老大那帮人”里传各种小道消息,有的讲:“老二现在可受宠了”,还有的讲:“夫人心里头就偏爱老二”。这些风言风语传得飞快,没多久,蒋经国就被搞得头昏脑胀,慢慢对蒋纬国心生怨恨。有人就议论了,“蒋纬国在台湾被排挤,跟蒋经国这心思肯定有点关系!”

刚到台湾那会儿,尽管蒋经国老是对蒋纬国使绊子,但因为蒋介石,尤其是宋美龄对这位“二少爷”特别疼爱,蒋经国也就不敢太放肆了。

真没料到,蒋纬国运气真差。1964年1月,就在台湾新竹县那儿的国民党装甲兵基地,闹出了“湖口兵变”。蒋经国瞅准机会,趁机在蒋介石面前说了不少坏话。蒋介石一听,火冒三丈,把蒋纬国好一顿臭骂。这么一来,“二少爷”的未来算是没啥指望了。

来聊聊“湖口兵变”的大致情况吧。事情是这样的:

1964年1月21号早上10点钟,国民党装甲兵那时候的副头头,赵志华少将,跑到新竹县湖口那边的装甲兵大本营大空地上,把台湾装甲兵第一师的所有军官都给叫到一起,开了个会。

他讲了一个多小时,情绪非常激动,痛斥国民党高层将领生活糜烂,对士兵生活漠不关心。他举例说:“国民党空军头头周至柔家里养的那条狼狗,每个月吃的东西,比一个连的士兵吃得都好。”接着,他呼吁部队跟他并肩作战,进军台北市区,把蒋介石“周围的坏蛋”清除掉。

赵志华讲完话后,直接问在场的人:“有谁愿意跟我一起干?”

下面静悄悄的,没有一个人敢接话。看到这样,赵志华就从腰里掏出手枪,先高高地扬起来,接着放到讲桌上面,又一次大声问道:“有谁愿意跟我一起去!”

这时候,台底下蹦出个蒋经国那边管团队的政工主任,他伸直了胳膊,大声喊道:“我跟副司令一块儿去!”话音未落,他就迈开大步,走到了台上,跟赵志华站到了一块儿。

赵志华刚要夸那人两句,没想到他突然从背后搂住了赵志华,大喊着“快抓住他”。旁边蒋经国手下的人一拥而上,把赵志华撂倒,直接给带到了司令部。这时候,台下的观众都愣住了,一个个呆站着,不知道该干啥。随后,政工的人赶紧发话,让大家回营区,没有命令不许乱走。

赵志华被抓了个现行,“兵变”的事儿就这么黄了,蒋介石和蒋经国算是躲过一劫。听说赵志华原本要被枪毙,多亏了蒋纬国出面周旋,才改成了关一辈子。这真是“一人犯错,全家遭殃”,这场风波连带着也拖累了蒋纬国的政治路。

按常理说,“湖口兵变”那会儿,蒋纬国已经不当“装甲兵司令”了,被调去国民党“陆军参谋大学”做了校长。这事儿吧,跟蒋纬国其实没啥直接关系。可蒋经国不乐意啊,他一直想找机会把蒋纬国挤兑走,这么好的机会,他能放过吗?

蒋经国觉得,虽说蒋纬国已经不再当“装甲兵司令”,但那时候的装甲兵,大都是蒋纬国到台湾后一手带出来的,里面的领导也都是他一手提拔的。说白了,那些人都是蒋纬国的“铁杆手下”。尤其是赵志华,跟蒋纬国关系好得不得了。所以,蒋纬国难免会被人说成是“放任手下胡来”。

尽管如此,蒋纬国还是没放弃赵志华。赵志华被关起来那会儿,蒋纬国还是会定期去看他,有时候不小心说漏了嘴,还得替赵志华说几句好话,说他是个有胆识、有理想的人。1978年赵志华因病获准外出治疗,一直到1982年他去世,都是蒋纬国在帮忙处理。因此,蒋经国对蒋纬国特别不满,一逮到机会就跟蒋介石提这事儿。

有传闻说,蒋介石生气到极点时,曾经拿起手杖打了蒋纬国一顿。

于是乎,蒋纬国被调到了那个光说不练的“军事学院”,从此和实战部队说了拜拜。他从国民党少将升到中将,一晃就是八年时间。再从中将熬到上将,更是足足等了十五年,那时候,他都已经是五十九岁高龄了。好多比他岁数小、经验也不如他的人,早早就坐上了国民党上将总司令的位置。

根据蒋纬国身边侍从的讲述:

蒋纬国差点就丢了中将的位子,因为按照规定,只有上将才能一直干到退休。他自己不好直接开口,于是就请宋美龄女士帮忙跟蒋经国提了一下。

【蒋纬国的首任夫人死的蹊跷,或与蒋经国有关】

蒋纬国头一位老婆石静宜,她是当年纺织界大佬、“西北王”石凤翔的千金。蒋纬国从德国学成归来,老蒋就安排他去胡宗南的部队锻炼。有那么一回,蒋纬国在火车上邂逅了石静宜,一眼就看上了,但遗憾的是,那时候石静宜压根没看上他,这心思就成了蒋纬国一个人的单恋。

胡宗南一听说这事儿,心里就盘算着这是个巴结“二公子”的绝佳时机,所以,他决定亲自上阵牵线搭桥。石凤翔哪敢不从,立马就答应了这门亲事。结婚后,夫妻俩感情还挺不错。

国民党跑到台湾后,石凤翔也跟着过去了。但是呢,他在西北的那些工厂都没法带走,只好把上海的一个纺织厂搬到了台湾。打那以后,这个平时花钱大手大脚的家庭,一下子就变得手头紧巴巴的了。

石静宜算是里面最尴尬的一个。她虽然是女子,但行事作风却挺像男人。在和装甲兵军官们聚会那会儿,花钱如流水,一天花上万块钱都不在话下。以前,她还有老爸石凤翔撑腰,但现在,连石凤翔自己都自身难保了。

接着,石静宜开始想办法找钱。有不少说法称,她借着装甲兵买东西的机会,从别处弄来不少外国货,转手卖掉赚了不少钱,供自己花天酒地。这事儿后来被蒋经国的手下特务知道了,蒋经国就把情况告诉了蒋介石。

有传言说,蒋介石给石静宜下了必死的命令。没想到,1952年,石静宜真的走了。她是在医院里去世的,那时候,正怀着孩子等着生产,可蒋纬国却不在她身边。蒋纬国赶回来的时候,石静宜已经离世很久了。医院的人说,只有蒋经国到医院看了石静宜最后一眼。

石静宜的离世,对蒋纬国打击特别大……

【在蒋经国的眼皮底下,蒋纬国的势力惨遭削减】

蒋经国和蒋纬国兄弟俩关系向来不和,蒋经国看不惯弟弟势力日渐壮大。他心里老琢磨着,得找个法子把这位“二弟”给解决掉。

他首先动手的是把蒋纬国从“联勤总司令”的高位上挪开,让他去台湾省国民党那当个“联训部主任”,说白了,就是给个官位但不让他插手实权,晾他在一边。

下这个决定时,蒋经国派手下人拐弯抹角地通知了,而且啥解释都没给。这样一来,蒋纬国心里头特别不痛快,他觉得自己没做错啥,才干了一届就被撤了,太没面子了。所以,在“联勤总司令”的大印交接那会儿,蒋纬国借机发泄了一番。

按照规矩的交班流程,离职的人得把用红布包好的大印,恭恭敬敬地用双手递给在场监督的人,接着再由那个人转给新上任的“总司令”。那天负责监督交接的是国民党军队的“参谋总长”郝伯村。

不过,蒋纬国没按规矩来,他没把手里的印信先给郝伯村,而是直接给了要接班的温哈熊。这事儿一下子就在岛内的媒体上炸了锅,大家纷纷开始瞎猜……其实,蒋经国对蒋纬国的不满和打压,这已经不是头一遭了。

1985年8月27号,台湾的《联合报》这个半官方的报纸,在第二版报道了蒋纬国和马安澜要退伍的事儿。报道说,有几个国军的大佬们到期不干了,蒋纬国将军呢,他带着马安澜将军的退伍申请,就等着上头点头同意了。

《联合报》的大老板,那是蒋经国身边的红人。要不是从蒋经国那里拿到了铁定的消息,他哪里敢乱传蒋纬国和那些“国军高层将领”的谣言呢?这事儿啊,明摆着蒋经国是担心“二公子”会抢他的位置,所以急着想法子要把人给打发走。

不过,蒋经国打算把蒋纬国长期雪藏的计划,碰到了宋美龄等重量级人物的强烈反对。四天后,没办法,蒋经国只好亲自出面,严肃澄清蒋纬国并未退役,声称那“完全是瞎传”。

为了不和蒋经国硬碰硬,蒋纬国只能硬着头皮装出很开心的样子,来保护自己心里不受影响。蒋纬国爱讲话,特别喜欢在台上聊太极、阴阳、五行、八卦这些。但其实他对这些也只是略知一二,讲给不懂行的人听听,就为了吸引大家注意。要是让懂行的人听,里面漏洞百出,全是笑话。

他说话的时候老爱穿插点搞笑段子,但总是来得有点突兀,就算大家心里想乐呵一下,可那笑声就是憋不出来……

【蒋经国重病时,决定放权给蒋纬国】

可能到了晚年,蒋经国终于想明白了,也可能是别的什么缘由。1986年6月的时候,已经上了年纪的他,决定让蒋纬国来当“台湾安全会议”的秘书长。

蒋纬国在他的新职位上宣誓就职,这仪式就在蒋经国家里办了。给他监誓的是蒋经国自己,这规格可真够高的。

宣誓一结束,蒋纬国就急匆匆奔到了新办公室。可屁股还没坐热,电话就紧跟着响了。电话里头传来消息,说是蒋经国要马上见他。

想想以前,蒋纬国被调到“联合训练部长”这个位子时,蒋经国就随便派了个人口头通知了一下。但现在呢,蒋经国居然特地把他叫到办公室,坐下来聊了好一阵。说真的,蒋经国现在对他的看法,那可是大变样了。

听说,那天蒋家两兄弟在蒋经国的私人客厅里坐了很久,聊了很多事情。蒋经国说话挺实在,他劝蒋纬国得好好干活,要真心实意地付出。

聊天时,蒋经国不停地说“台湾安全会议秘书长”这个位子有多关键。他告诉蒋纬国,私下里怎么放松都行,但到了公开场合,必须表现得严肃、正经。这些话都是针对蒋纬国平时性格随和、爱逗乐子的特点讲的。

蒋经国对蒋纬国特别叮嘱,以后除非是工作上非得去的应酬,那些私人的聚会最好都别去参加了,省得被人说三道四,惹来闲话。蒋纬国性格豪爽,爱结交朋友,之前参加过不少私人聚会,也因此闹出过一些不必要的风波。

蒋经国说的那番话,让蒋纬国心里头热乎乎的,特别感动。可老天爷不长眼,两年后,蒋经国就急匆匆地走了。就这么短的时间,蒋纬国还没把自己的小团队搭起来呢。虽然他手底下有不少“军官”学生,也挺多人支持他,但他心里头还是有些犯嘀咕。

听说,蒋经国那时候身体情况突然变得很糟糕,他心里开始为之后的事情犯愁。所以,他赶紧把蒋纬国叫到了医院。蒋纬国看到哥哥躺在病床上,脸色苍白,心里也挺不是滋味的。蒋经国一看弟弟来了,就强打起精神,拉着蒋纬国的手,用微弱的声音说:“你看,我现在这样,你来挑这个担子吧!”

“时间太晚了,我手头连个团队都没有,怎么接下来啊!”蒋纬国回答道。

简单说,蒋纬国心里的憋屈全在那句话里了,把他的官场不易一股脑儿都抖搂了出来……